亚太智库|
  • 学者呼吁公共金融机构帮助解决可再生能源部门融资需求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到2030年,发展中国家仅在可再生能源领域每年就需要1万亿美元的绿色资本,以实现其净零排放目标。如果没有多边和双边机构的大规模干预,发展中国家几乎不可能筹集到所需数量的资金来满足清洁能源需求。

    2023-05-11
  • 巴媒称中国现代化建设为企业提供更大发展空间

    过去几十年,中国在实现现代化目标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得益于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升级、技术进步、研究和创新项目等方面的大量投资,中国经济取得显著增长。这种快速转变产生的影响远远超出中国国界。

    2023-05-11
  • 港媒:中国在全球新能源产业的主导地位短期内不变

    随着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在向绿色能源转型,以减少气候变化的影响,中国企业毫无疑问已成为这些行业的全球市场领导者,这主要归功于政府的支持和中国庞大的制造能力。

    2023-05-11
  • 学者建议东南亚采用恢复性水产养殖

    水产养殖是保障东南亚粮食安全的关键,因为该地区占全球海产品产量的近四分之一。然而,商业化的水产养殖往往导致水生生态系统退化。恢复性水产养殖,特别是通过养殖海藻和贝类,会促进水产养殖,同时对海洋和河口生态系统产生复原作用。

    2023-05-10
  • 专家分析在东盟投资可再生能源面临的挑战

    缓解气候变化和减少对化石燃料依赖的迫切需要促使东盟增加可再生能源投资。

    2023-05-10
  • 亚开行专家呼吁改善全球贸易体系

    经济和政治环境以及气候危机正暴露出全球贸易体系的一些缺陷。但这应该是改善它的动力,而不是放弃它。改善全球贸易和供应链意味着使其更具弹性和包容性,让它成为推动实现更绿色、更公平未来的一个工具。

    2023-05-10
  • 学者倡导在东南亚农业中使用可再生能源

    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和促进公平的能源转型,东南亚的政策制定者应该设法促进可再生能源在农业中的使用,因为农业每年消耗大量化石燃料。

    2023-05-09
  • 中国的“地缘经济”与“一带一路”倡议

    该倡议是一项跨大陆的长期政策和投资计划,也是一项全球性倡议,旨在发展基础设施,加快古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经济一体化。

    2023-05-08
  • 学者倡导东盟利用数字经济的崛起促进可持续发展

    东盟不仅可以利用数字经济的崛起实现增长,还可以建设可持续的未来。

    2023-05-08
  • 学者呼吁亚投行增加可再生能源投资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需要大幅增加对可再生能源的投资,以证明其积极的气候议程。

    2023-05-06
  • 沙特智库研究汽车油耗对中印消费者的影响

    为了减少乘用车行业的碳排放,中国和印度都考虑了影响燃油价格、汽车价格和燃油经济性的各种政策杠杆。本文评估了两国新车购买者对这些政策杠杆和驱动因素(包括收入)的反应,还估测了潜在的反弹效应和节能补助政策的有效性。

    2023-05-05
  • 学者称大语言模型人工智能存在局限性

    大语言模型人工智能(如ChatGPT、Bard等)在国际发展领域具有巨大潜力。但是,至少就目前而言,它也有严重的局限性。

    2023-05-05
  • 印智库关注科技巨头监管问题

    2010年至2022年间,美国五大数字巨头(亚马逊、Meta、苹果、“字母表”和微软)的总收入从1810亿美元激增至3.9万亿美元,年增长率高达29%。经济实力的快速增长引发更深入的审查,并促使人们重新思考确保“市场竞争”的监管安排是否充足。

    2023-05-05
  • 学者呼吁孟缅改善关系加强合作

    孟加拉国和缅甸两国需要着手走出危机,这场危机是近年来两国面临的主要双边挑战。经济互联互通有利于促进增长与友谊。另外,两国都加入中国“一带一路”倡议,这也可能成为一个合作点。

    2023-05-04
  • 新智库介绍菲律宾低碳能源转型的经验教训

    菲律宾为可再生能源发展提供一个有趣的案例。菲律宾不顾发展中国家通常表达的成本担忧,正在扩大可再生能源产能。随着低碳能源转型的到来,在私营部门和消费者的利益之间找到适当的平衡将是成功的关键。

    2023-05-04
电子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