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智库|
  • 学者就韩国贸易政策提出建议

    今后,韩国应继续推进与印太亚洲国家的贸易协定,在技术、文化、国际发展合作、民间交流等各领域发挥自身比较优势,实现互利共赢。

    2023-11-15
  • 港媒:印度无法取代中国成为新增长引擎

    印度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永远赶不上中国。说印度将取代中国成为新的世界经济增长引擎,简直是天方夜谭。

    2023-11-14
  • 学者研究中日印对南亚的经济合作政策及其对韩国的启示

    随着印太地区的战略重要性日益得到认可,中国、日本、印度等国正寻求与南亚国家开展密切的经济合作。本文分析了这些国家在快速变化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下对南亚(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的战略展望和合作政策,并探讨了韩国未来的经济合作战略和政策。

    2023-11-13
  • 学者研究中国碳排放交易体系对产业的影响及其政策启示

    本文运用投入产出模型分析了中国碳排放交易体系对中国产业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推导出对韩中经济关系的启示。

    2023-11-13
  • 专家探讨应对和适应气候变化与太空安全

    为了人类生存,国际社会必须紧急应对,防止全球进一步变暖,遏制极端天气事件加剧。与此同时,必须从危机管理和解决太空领域冲突的角度作出安全努力,以便人类和平移徙。

    2023-11-13
  • 亚开行发布《亚洲包容性城市公共服务的问责机制》

    本书聚焦为世界近一半人口提供安全的卫生设施这一紧迫挑战。它侧重于卫生服务供给的问责机制,并从全球角度汇编见解,为决策者、研究人员和从业者提供关键信息。

    2023-11-13
  • 学者关注生物黑客和相关监管法规

    生物黑客指的是修改和增强人类的生物系统,以延长或改善人类体验。随着生物技术和遗传学的进步加快,个人和社区出于保护个人医疗数据和开源药物的动机参与这一进程。然而,生物黑客的快速发展已经引起重大的伦理、社会和监管问题。

    2023-11-13
  • 亚开行发布《气候变化与气候融资:当前经验与未来方向》

    本书分析了企业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可以发挥的作用,展示了它们可以如何建立有效的环境、社会和治理(ESG)框架,并为可持续活动和投资起草弹性策略。

    2023-11-13
  • 学者研究“一带一路”建设对非洲工业化的意义

    非洲工业化的最大挑战在于,各类要素难以组成体系。鉴于双方共同的利益与兴趣,“一带一路”倡议将工业产能合作作为中国与发展中国家互利合作的一个重要方向,而历届中非合作论坛也始终在行动计划中强调“产业对接”和“工业化”。

    2023-11-10
  • 学者阐述中国如何促进非洲工业化

    本文通过梳理非洲对工业化道路的探索,试图回答三个问题:为什么西方援助下的非洲未能实现工业化?非洲对工业化道路进行了哪些探索?作为非洲工业化道路上的参与者、贡献者和学习者,中国能为非洲工业化带来什么?

    2023-11-09
  • 亚开行专家就高铁建设和运维提出建议

    高速铁路在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的发展过程不仅对整个交通系统做出重大贡献,而且显示出促进区域发展的巨大潜力。为了保持这一积极势头,全球推进高铁系统的建设和运营维护势在必行。

    2023-11-09
  • 专家分析印尼银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当前趋势和未来前景

    疫情加速了金融部门采用数字技术的速度。低端市场的竞争非常激烈,金融科技公司和传统银行纷纷加入,通过收购规模较小的银行并将其转型为数字银行,实现了数字化。

    2023-11-09
  • 巴智库强调应对塑料污染和发展循环经济

    塑料垃圾是一个全球性问题,正在污染河流、海洋和空气。其影响令人担忧。塑料垃圾具有数百年的寿命,不仅造成污染,而且造成资源枯竭,严重破坏环境。本文强调了应对这一挑战和促进循环经济的迫切需要。

    2023-11-09
  • 亚开行专家就加强黄河流域水资源安全提出建议

    亚洲开发银行为黄河水利委员会(YRCC)开展水安全评估提供技术援助。该研究采用并调整《亚洲水资源发展展望(2020)》中开发的方法,首次评估黄河流域水安全的五个关键维度。主要问题是缺水、洪涝、过度水土流失、高沉降负荷、水污染、环境恶化和气候变化。

    2023-11-08
  • 学者研究中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对农村老人医疗支出的影响

    本文探讨家庭内议价能力对老年人医疗支出的影响。这种新型养老保险计划为60岁以上的人提供保障。

    2023-11-08
电子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