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智库|
  • 协调南亚的电力法规

    本报告是对南亚国家能源部门的分析,介绍了能源贸易和改革领域的法律和监管框架。本文确定了能源贸易的法律、法规、技术和商业需求,以及每个国家实现框架协议需做的工作。

    2017-10-31
  • 协调南亚的电力法规

    本报告是对南亚国家能源部门的分析,介绍了能源贸易和改革领域的法律和监管框架。本文确定了能源贸易的法律、法规、技术和商业需求,以及每个国家实现框架协议需做的工作。

    2017-10-31
  • 投资学校设施的重要性以及改革措施

    韩国新政府已经制定了改革计划,更新年久失修的学校设备,强调国家对教育投资的义务。在这一背景下,相关政策应该集中在学校设备投资的重要性。未来对学校设施的投资需要提升质量,反映教育课程的变化。

    2017-10-31
  •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价值链和政策含义

    本文进行了全球价值链(GVC)分析,以确定RCEP参加国(RPCs)的区域内贸易和生产网络。通过这些工作,人们可以在生产网络日益复杂的情况下,确定这一综合多边协定的经济意义。

    2017-10-27
  • 新兴经济体的资本流动与金融稳定

    在控制了若干宏观经济因素后,不同的资本流动措施对金融稳定的影响显著,但在经济体和流动类型之间并不均衡。国际资本流动对金融领域稳定性的影响是混合的。

    2017-10-27
  • 四种不同碳排放场景对气候和经济的影响

    政府在支持和研发方面扮演着关键作用,仍存在开发更加灵活和务实的方法,以便随着全球经济向去碳化的方向转型而发展出清晰、可预测的气候政策。

    2017-10-27
  • 为何印度应关注女性就业

    据世界银行报告,印度约一半人口是女性(约6亿),如果女性能更多地参与劳动,印度经济或可实现两位数增长。这将更快地减少贫困。为此,印度可为女性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对女性进行培训和高等教育,并解决女性在工作场所中面临的挑战等。

    2017-10-27
  • 印度的劳动法规:合理化工资法规

    印度的工资法规没有达到同等国家的标准,在某些方面不符合《国际劳工组织公约》的建议,且其中一些法规非常复杂,难以执行。印度的《2017年工资法案》旨在消除现有法规中的一些漏洞,但仍有显而易见的缺陷。

    2017-10-26
  • 电子商务:美国、新加坡和东盟可互惠互利的领域

    鉴于美国在电子商务方面的的专业知识,特朗普政府有能力与新加坡合作,拟定该地区未来的数字经济规则。新加坡将电子商务纳入区域议程和改善东盟支持创新监管框架的目标也能同美国产生共鸣。

    2017-10-26
  • 关于S-400防空导弹系统的交易:土耳其与北约盟国之间的又一裂隙

    近期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声明安卡拉已经向俄罗斯支付了购买两套S-400防空导弹系统的预付款,俄罗斯方面对此报道予以了证实,这构成了增加土耳其在北约未来问题的重要发展。这一发展同时加强了俄罗斯在中东的影响力,因为这是莫斯科和安卡拉两国关系修好的又一表现。

    2017-10-25
  • 萨勒曼国王出访莫斯科:俄罗斯在中东的影响力

    近期沙特国王萨勒曼出访俄罗斯被描述为沙特阿拉伯的一次历史性事件。莫斯科方面也同样对此次出访予以高度重视,因为莫斯科将沙特阿拉伯视为关键的中东国家,以及莫斯科从此次出访中看到利雅得方面认识到俄罗斯在中东区域的影响力。

    2017-10-25
  • 禁核条约通过后的日本核裁军外交

    随着《禁止核武器条约》的通过,拥核国家/核保护伞国家和非拥核国家间的分歧进一步扩大,日本应在其中发挥桥接作用。日本还须继续努力改善安全环境,并在目前亟需加强威慑的安全环境下澄清威慑目标。

    2017-10-25
  • 韩国的经济挑战:大趋势和情景分析

    本文回顾了或将真正改变韩国当局在2017-2022年将面临的政策选择的情景,并在韩中、中美和韩美关系的背景下分析了这些情景。本文还审视了反全球化、颠覆性技术和全球不确定的全球“大趋势”,以及能够真正影响韩国的三大颠覆性情景。

    2017-10-25
  • 阿联酋能源过渡政策选项的政治可行性

    阿联酋政治体系的复杂性要求七个主权相关的独立酋长国在商业和金融利益上达成一致,哪些政策工具可能成为推动阿联酋能源过渡的可行政策无法立即明确。本文通过集体决议过程模型评估了当前背景下阿联酋接受并实施不同政策替代方案的意愿。

    2017-10-25
  • 加强东亚核安全保障文化

    在东亚,中日两国均缺乏安全保障文化,这是加强核设施安全保障的一个障碍。虽然东南亚没有核电厂,但放射性物质已经在该地区的工厂、大学和医院等地广泛使用。为使东盟与中日两国的能力建设合作更为全面,需加强核能方面的人才培育,尤其是发展核安全保障文化。

    2017-10-24
电子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