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间组织“欧洲稳定机制”(ESM)的首席财务官Kalin Anev Janse近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一直是欧洲“极其重要”的投资者之一。尽管地缘政治局势紧张,两大经济体仍应继续开展金融合作。
2022年,新增装机容量的近44%安装在中国,中国新增装机容量达到惊人的106吉瓦。这几乎是该国2021年增量的两倍。中国平均每月增加9吉瓦或每天增加300兆瓦。
中亚和高加索地区的经济体正逐步复苏,但也面临另一项重大挑战:债务负担日益加重。美国创纪录的通胀水平导致全球金融环境收紧,增强该地区减少债务和确保财政可持续性的紧迫性。
灾害变得越来越频繁和严重。然而,许多最易受气候变化影响的国家也面临着严重的债务问题。当灾难来袭时,继续偿债极其困难。解决该问题的一个有希望的想法是,在重大灾难或国家无法控制的其他冲击(如流行病)发生后,自动临时暂停债务偿付,比如期限为两年。
在气候行动方面,大多数领导人都是承诺的多,兑现的少,而中国似乎总是承诺的少,兑现的多。如果其他国家能够效仿中国,也许净零目标终究是可以实现的。
为了应对即将出现的万亿美元全球气候资金缺口,众多政策制定者、国际官僚、环保主义者和金融机构呼吁紧急扩大私人气候投资。然而,根据联合国2021年的一份报告,发展中国家最重要的两个气候转型需求是能力建设和技术转让与发展。融资需求远远排在第三位。
全球知名咨询公司麦肯锡日前表示,中国企业正准备在未来十年大举投资,推动中国人工智能发展,这预计将释放数万亿美元的经济效益,还将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战略驱动力。
任何扩大监管范围的尝试都必须与足够的技术知识相结合,以避免意想不到的后果。政府与行业专家之间开展对话不可避免,也是急需的一步。而拥有相关技术知识的决策者也将更有能力预测新的风险。
自2014年以来,亚洲开发银行一直通过长期参与和整体方法支持宜昌市老年人护理系统的发展,从一个技术援助项目着手,制定该市的老年人护理长期战略计划。在亚开行的支持下,宜昌养老体系得到显著提升,已成为中国养老服务的卓越中心。本文分析了亚开行的干预措施是如何促成这些成果的,并总结了经验和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