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时间以来一直保持着经济高速增长,但在世界金融危机中,中国的经济增长方式出现了重大转变。在全球金融危机发生后的六年中,国际收支盈余降到了GDP的2%到3%之间,但投资的增长弥补了需求的降低,最近几年的投资也占GDP的50%以上。
美国需要俄罗斯的支持才能达成伊朗核协议。正如奥巴马总统认识到的那样,“假如没有俄罗斯对我们的支持,我们无法达成这项协议。”但美俄关系却达到了冷战后的最低点,俄罗斯的支持则让人感到吃惊,连奥巴马都如此认为。
最近,国际社会更加关心的是中国南海问题及其中国在其中起的不稳定因素,但中国与欧洲的贸易投资伙伴关系却是另一番景象。李克强总理在6月和7月对欧洲的访问提醒着国际社会,尤其提醒着美国:中国并非只能通过减少本地区国家安全问题来维护中国国家利益。
《中国住院死亡率和未治愈出院率的决定因素》由Qiao Yu, Yuzhe Wang, Changwen Zhao, Robert K. Crone和 Michael A. Berman于11月24日发布。该研究报告基于中国两个具有代表性的地方医院提供的759,001组住院数据,分析了影响中国住院死亡率和未治愈出院率的因素。
按照全球市场判断,中国有许多问题。在今年的前几个星期,世界各地股票市场暴跌,很大程度上要归因于对中国经济状况的担忧。恐慌是由上海证券交易所发生的11%的暴跌以及人民币小幅贬值引发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市场反应过度。
2013年,中国超过欧盟成为中东和北非(MENA)地区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从该地区的石油进口量可以和美国媲美。难道中国在中东地区日益增长的利益意味着会对该地区做出更大的安全承诺吗?中国和该地区的政府如何才能通过进一步加大外交接触,加强这些纽带呢?
2025-04-17 10:18:32